红和股配资 沪市债券新语丨从“涟漪”到“波浪” 高成长产业债规模突破300亿元
新华财经上海7月22日电(记者杨溢仁)今年以来,上交所高成长产业债发行提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。
据记者了解,现阶段高成长产业债的储备项目已有300余单,已立项100余单,规模持续扩大。
分析人士认为,高成长产业债作为能够推动信用分层的有力“抓手”,风险总体可控,其能够引导资金流向真正有需要的企业,并通过风险的识别和分配,助力资本有效集聚。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,该金融工具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,也将助力债券市场实现高质量的建设和发展。
资产池稳步扩容
长期以来,关于产业债筹资主体发行成本偏高、投资者认购意愿不强、配置机构“看不清、入库难、定价难”等一系列问题,始终是市场关注和探讨的焦点。
如何才能加强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?改善投资者“重城投、轻产业”的现状?畅通产业企业债券融资渠道?
上海证券交易所(以下简称“上交所”)在现有产业债的框架下,推出了高成长产业债。据记者了解,高成长产业债是符合中国债券市场投资习惯,适应监管机构要求的高收益债券品种,其推出旨在鼓励以信用分层促进资质不同的产业企业融资。
更具体来说,这些发行人产业属性显著,但债券融资时需要更多支持,引入更多非银投资者,同时也能随着行业发展和自身经营,为投资者提供一定超额收益。
公开数据显示,虽然仅试点发行了一年左右,但截至6月30日,上交所累计已有53只高成长产业债成功落地,整体规模逾300亿元,多地区、多类型企业相继完成了创新性发行,筹资主体行业涉及汽车制造、煤炭、高新科技、租赁设备、高空设备等等,非常多元。
“通俗来讲,‘高成长产业债=境外的高收益债-垃圾债’,目前来看其具备更有效的市场定价、更顺畅的投融资交流、更多元的投资者结构等特点。”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债券市场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信用分层的市场,即‘高信用、低票息;低信用、高票息’,只有这样才能助力资本风险有效分散。”
“我们希望通过信用分层,真正地推动资本实现有效集聚。”上述负责人补充表示,“不仅如此,上交所正不断完善二级市场询报价机制,活跃二级市场交易,以期促进价格发现,并不断提升市场流动性。”
从2024年的10来只债券,到当前的50多单产品,从“涟漪”效应到“波浪”效应,高成长产业债已经逐渐走入投资圈视野。
市场观念待扭转
正是因为有了成功案例,才能吸引更多机构敢于试水,池塘的涟漪才能扩散开来。
不过,在业内人士看来,高成长产业债市场想要发展壮大,让信用分层形成社会共识,仍需各参与方的协力施为。
举例而言,较之于其他债券,高成长产业债的发行对信披、投资者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“站在发行人的角度,这无疑增加了一定的操作难度。”一位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然而,这也意味着发债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信心和青睐,体现其真正的信用水平。事实上,发行人信披做得越好,投资人越有信心,企业筹资的利率就会下行,大家也愿意持债。不仅如此,当该主体再次发行债券时,其筹资成本也将更低,形成良性循环。”
“我们希望将高成长产业债打造成为更市场化的产品,希望投资者纯粹因看重企业、产业本身的发展前景,掏出‘真金白银’,达到支持实体的目的,也让发行端和投资端结合得更为紧密。”前述交易所负责人坦言,“当然,这需要一个过程,从发行端到投资端的观念尚待扭转。”
除此以外,高成长产业债在发展过程中依旧面临着一些阻滞,亟待克服。尤其就市场观念与认知层面而言,引入信用分层概念后,信用风险随之而来。若筹资主体中出现恶意逃废债的行为,监管机构能否及时查处?对于一般经营失败引发的违约,投资机构是否能够做到合理容忍?如何避免投资经理个人被过度问责?这些都是后期市场建设需要攻克的关键问题。
再就投资者保护的落实来看,尽管目前高成长产业债设置了投资者保护条款,但在实际操作中,可能存在条款约定不明确、相关救济措施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,这将影响投资者的保护效果,相关制度安排同样有待完善。
如何提升高成长产业债的交易活跃度,也需要提上日程。记者观察发现,目前部分高成长产业债的二级市场流动性依旧有待提升。不可否认,交易活跃度的下降,会导致投资者在买卖债券时面临较大的买卖价差和交易成本,这必然会影响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。
金融创新仍可期
“在科创债ETF发行如火如荼的当下,后续管理层或将研究、推出高成长产业债的ETF,这一方面,有助于提升相关产品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,另一方面,也有助于丰富老百姓的‘钱袋子’,让其享受高成长产业的发展红利。”一位资深投资人告诉记者。
值得一提的是,ETF(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)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、跟踪某一特定指数(如股票指数、债券指数、商品指数等)的基金。
某种意义上,国内尤其需要ETF机制的债券品类,因为信用债个券差异较大、单券流通规模小、流动性相对较弱、且面临信用风险管理问题,而借助ETF,通过分散化管理,能降低信用风险,极大地便利投资者交易。
可以看到,今年初证监会发布的《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也明确提出,要稳步拓展债券ETF,其中更提到要“稳妥推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,研究将信用债ETF纳入债券通用回购质押库,逐步补齐信用债ETF发展短板”。
记者观察发现,目前跟踪相关指数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一般具有以下几大特点,包括资质较好、信用风险低;收益高回撤小;流动性好、资金效率更高,等等。
在当前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中,考虑到传统理财产品吸引力的大幅下降,具有上述特点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,正在成为各类策略短期避险或长期稳健底仓的主流选择之一,这从基金发行后的资金流向上可见一斑,未来高成长产业债ETF的推出值得期待。
胜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红和股配资 安庆海事利用无人机劝离游泳人员_大皖新闻 | 安徽网
- 下一篇:没有了